close

一: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即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因而造成的疾病即稱之。

若長在卵巢內,則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而長在子宮肌層的則稱做「子宮肌腺症」。

 

以下將分享三個不同狀況的案例故事,讓大家更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

 

案例一:

 

病患小芳來到診間,說沒兩句話就哭了,原來是因為結婚三年一直努力備孕,卻始終沒有好消息。一年前曾去檢查,結果表示卵巢功能良好,丈夫精液檢查正常,直到半年前公司體檢超音波發現右卵巢一枚直徑約5公分的囊腫,但平常除了輕微經痛之外,沒有太嚴重的症狀。

 

我為小芳安排了複查了超音波、CA125等,考慮子宮內膜異位症診斷可能性大,隔天安排了腹腔鏡手術剝除囊腫。

我叮嚀小芳術後一年要積極備孕,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定時監測體溫,超音波監測排卵。

幾個月後,小芳來複診時帶來好消息:她順利懷孕了!

 

本例的小芳是個典型的輕中度(Ⅰ-Ⅱ期)內膜異位症合併原發不孕的患者,患者年紀輕,卵巢儲備功能良好,

通常腹腔鏡手術是優先考慮的治療方式,術後一年是自然懷孕的黃金期,輕中度患者應抓緊時機積極備孕。

 

案例二:

 

小雲是個忙碌的職業婦女,結婚已超過三年,婚前懷孕過一次,卻因來得太意外決定人工流產。

婚後兩人沒有特別避孕,一年前小雲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在當地醫院接受雙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剝除術+骨盆腔沾黏剝離術,手術中檢查兩側輸卵管暢通,即使術後按醫生建議積極備孕也沒有消息。

 

這次小雲因爲經痛來到診間,CA125數值40.18 U/ml,超音波發現右側卵巢復發兩個巧克力囊腫,大的直徑10公分,小的5公分,診斷內膜異位症復發。

考量第二次的手術可能對小雲的卵巢造成影響,夫妻又渴望孩子,我便建議她先行人工授精,但兩個週期後仍然未孕。

於是我鼓勵她嘗試接受試管嬰兒治療。首先建議她使用長效型的柳培林[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兩個月,接著進入試管嬰兒療程,一個月後,孩子便真的來報到了。

dreamstime_xxl_8359142.jpg

案例三:

 

年齡的確會影響懷孕機率,但並不是絕對,我曾遇過一位才29歲的病人小蘭,四年前她發現左卵巢巧克力囊腫及沾黏在外院接受了腹腔鏡下左側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及骨盆腔沾黏剝離術,又因右側輸卵管積水嚴重而接受右側輸卵管切除術。而後結婚四年卻遲遲無法懷孕。

 

像小蘭這樣的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還有右側輸卵管切除與卵巢儲備功能不足等狀態,自然懷孕的機率很低,於是決定直接進行IVF-ET試管嬰兒療程。

首先使用柳培林GnRHa兩個月,接下來進行試管嬰兒療程,順利排卵取卵,成功進行胚胎移植,一個月便懷孕了。

 

二:子宮內膜異位症介紹

 

根據統計,在台灣800萬生育年齡女性中,有25%的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換言之,有2040萬的女性受到此病的侵襲。

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因為這25%是有明顯症狀,且經過診斷與治療的,還有部份患者是潛在、尚未被發現的。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臨床上的主要症狀是經痛、不孕和性交疼痛,這三個問題深入女性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婚姻品質。

也因為如此,女性千萬不要輕忽經痛,因為那很可能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警訊。

 

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形成原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至今還沒有個定論,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成因:

 

(一)經血逆流:月經來潮子宮收縮時,除了把剝落的子宮內膜,經由子宮頸排出體外,也把 子宮內膜經由輸 卵管推入腹腔。

(二)經由血液淋巴系統傳送:少部分的子宮內膜組織,也會經由子宮血管和淋巴管在子宮內的缺口,轉送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如肺部、鼻腔黏膜、淋巴結等處。

(三)自體免疫缺損:子宮內膜組織在經期時,到處亂跑的情形 是非常普遍,只是這些組織碎片,都會很快被身體的白血 球與淋巴球吞噬殆盡;只有少數的女性,她們的身體無法吸收過多的子宮內膜組織,於是這些子宮內膜組織,就附著在人體的其它組織表面,如:卵巢、輸卵管、膀胱、大腸、子宮直腸凹陷等處。

 

 

參考資料

 

 

(更多內容請見下一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瑞生醫師 的頭像
    王瑞生醫師

    王瑞生醫學博士

    王瑞生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