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第3.5⁺代子宮內膜受性陣列檢測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rray(ERA)是客製化的基因測試,用來診斷植入胚胎時子宮內膜容受性的狀態。根據ERA的檢測結果,可以制定個人化的植入計畫,配合植入前胚胎基因篩選(PGS),期望達到最高的懷孕率。
什麼是子宮內膜容受性
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中,胚胎品質與子宮內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rray; ERA) 是胚胎植入成功的兩大關鍵要素。「子宮內膜容受性」指的是子宮內膜能允許胚胎著床的能力,是指特定時期的一種狀態,而這一時期被稱為“著床窗口期(Implantation window)”,相當於人類自然月經週期第19~21天。
但是臨床上根據研究顯示,並非所有婦女著床窗口期皆在排卵後5-7天(月經週期第19~21天),此外,大約10%的婦女著床窗口期(Implantation window)會往前或往後1-2天。然而,大部分醫療機構對子宮內膜能做的唯一的監測方式是用超音波掃描內膜厚度,有時合併抽血(雌激素及黃體素)作為是否是著床窗口期參考。而沒有更進一步分析方法。
子宮內膜受性陣列檢測(ERA)如何進行?
有別於傳統作法,ERA其診斷工具是分析相關的子宮內膜容受性狀態的基因(大約有238個)表現。主要的做法是從子宮內膜組織取樣,獲得RNA之後,利用RNA雜交在定制微陣列的探針基因。雜交後,根據其特定的表達圖譜,可顯示此時採樣的子宮內膜是否為著床窗口期(Implantation window)。
雖然ERA可有效提升懷孕機率,但並非人人都可進行,須符合以下條件:
1.子宮正常及子宮內膜厚度>6mm以上。
2.無子宮腔內息肉或粘連。
3.同時有植入等級好的胚胎。但超過3次以上著床失敗的病人。
符合上述條件者,可考慮做子宮內膜容受性陣列檢測(ERA)。
留言列表